2022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申论辨识数据型材料定乾坤
在申论考察的五大题型中,往往有些技巧是具有相通性的,但是同学们在作答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材料的重要性,对于材料的梳理存在疏忽大意、粗糙处理等问题,书写过程中常常以自己的词语积累进行概括,而不重视申论作答过程中材料为王的作答原则,导致申论作答过程中十分严重。而给定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情况下,同学们更应该对长篇幅的材料类型、不同材料的解析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接下来,中公教育将为各位同学讲解在申论作答中面对长篇大论的材料,数据型材料究竟应该如何拆解。
一、数据型材料
数据型材料是指在在一段材料中以大段的数据进行呈现的材料,具备明显的辨识特征,而数据型材料的出现,往往是要以数据作为某种佐证或者验证,证明或总结某个观点表述,因此对于数据型材料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进行梳理。
二、梳理方法
(一)结合数据前后的文字集中处,存在表示结论的表达,这种情况下数据型材料是为了佐证观点,直接提取观点表达即可。
例1:概括材料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材料】从中国实践来看,各领域分享经济的发展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与2018年相比,出行领域增加104%,网约车司机增加121%。
【中公解析】本题主要是为了明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表面现象,而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前半段文字呈现出结论,各领域分享经济的发展均有大幅度提升,后续的数据佐证了大幅度提升的结论,因此本段要点为:各领域分享经济的发展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例2: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当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
【材料】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有共计313.20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中公解析】本题要求概括当前我国人才回流的表面现象,而本段材料主要有两句话,第一句话点名是数据型材料,并通过显示一词提示后续为结论型表述,描述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而第二句中的具体数据是在验证大比例的出国留学生回国了,形成“归国潮”,同时2017年我国留学生回国也符合材料中限定修饰中的当前我国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段要点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
(二)结合数据前后的文字集中处,不存在表示结论的表达,这种情况下数据型材料只能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例:概括材料中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
【材料】中国城镇化率为53%,美国等发达国家为82%,世界平均水平为70%
【中公解析】题干中要求明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足之处,材料中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前后并无文字集中处对于材料内容进行概述,而通过材料对比可以得到要点:中国城镇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总而言之,在对申论材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参考材料中的信息,坚定材料为王的原则进行梳理即可。
常见问题
- 浙江公务员考试对学历有何具体要求?
- 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人员可否报考?
- 关于“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理解?
- 历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如何分布?
- 面向服务基层招考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 公务员考试政审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