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省考行政执法类考生必看:申论知识亦能用于综合应用能力考试
(一)申论大纲
《申论》(A卷)——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B卷)——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其实通过大纲,我们不难发现,申论考试就是立足于给定资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现象,来测查应考人员在政府角度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内容通常包括反映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小案例,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概括出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根据要求全面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涉及围绕某个特定话题的材料,要求应考人员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撰写议论文。
《综合应用能力(一)》侧重测查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二)》侧重测查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三)》侧重测查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社区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行政执法类考生而言,要考察的是综合应用能力一。咱们先看综合应用能力的总纲,再看分类部分。
首先,综合应用能力依旧是测查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是立足于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只不过材料的篇幅相当于申论而言会小很多。
其次,我们在申论大纲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申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往往要立足于给定资料的精神和主旨去形成,说明材料提供了核心的思想。而综合应用能力呢,仅仅要求“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就意味着综合应用能力给了考生解决问题更多的发挥空间,对考生的知识储备提出的要求。
最后,无论是申论,还是综合应用能力,我们都是要针对某一个问题或者话题,去撰写议论文的,在这一点上,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
因此,简单来说,当初我们对于申论的学习已经为综合应用能力积淀了深厚的基础。申论的知识在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中也是同样适用的,考生完全没有必要太后悔自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申论的学习上。但也千万不要“看轻”综合,因为它的考纲与申论毕竟还有不同之处的,它对我们的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而言之,考生要根据岗位,去了解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及常识;基层农村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常识;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常识。同时平时更要注重对时政热点的积累,学会自己分析,从时政中洞悉国家的发展趋势,对社会重大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知悉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这样即使面对“新对手”——综合应用能力,也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省考申论的胜利!
常见问题
- 浙江公务员考试对学历有何具体要求?
- 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人员可否报考?
- 关于“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理解?
- 历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如何分布?
- 面向服务基层招考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 公务员考试政审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