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归纳概括题的高发错误和应对
误区一:材料面面俱到 要点多多益善
很多考生认为归纳概括题嘛,只要格子够用就要把自己认为的所有要点写上去,导致出现要点重复、赘述的问题,甚至不是要点的答案都一股脑的写上去了。这是典型的有病乱投医。有时考生在作答时可能有十几个要点,光是序号就占用了不少格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作答归纳概括题时,考生应注意审题,审清题目问什么,需要答什么,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同时答案要做到简练、流畅,可以合并的要点要根据要点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合并。
误区二:以对策倒推问题或原因
在寻找对策要点时,我们可以根据问题、原因、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推对策,这是正确的答题思路。但是对于归纳概括来讲,不能根据对策倒推问题和原因,容易出现要点遗漏或赘余的问题。而且考生在答题时应该按照题干要求的形式书写答案。如:2014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的第一题为“‘给定材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这道题的题干让你概括的是“缺失”,所以在答案中我们就应该以这样的形式来展现“……的缺失……的缺失”。
误区三:案例要点叙述描述过于详细
一般而言,材料中案例的篇幅占的比重较大,甚至能够达到70%左右,很多要点都隐含在案例当中。如何提炼案例中的要点是很多考生存在的疑问。考生往往会直接将案例压缩到答案当中,这样在要点中就会出现时间、地点、数字等等一系列描述型的文字,但是重要的信息却没有表达出来。因此在提炼案例型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理论性表述,提炼关键句和关键词,概括其中心思想,从而形成要点。
走出归纳概括的误区,重新认识这个貌似简单的题型,有助于提高广大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将非作文部分的要点采得更全,拿分更多,为申论冲破80分奠定坚实基础!
常见问题
- 浙江公务员考试对学历有何具体要求?
- 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人员可否报考?
- 关于“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理解?
- 历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如何分布?
- 面向服务基层招考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 公务员考试政审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