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盈亏思想在行测数学运算中的灵活应用(二)
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
(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分配组数
可是,学员们肯定会产生一种疑惑,如果考试中的题目并不是一盈一亏怎么办?比如如果两次都是亏怎么办?或者两次都是盈又怎么办呢?在本文中,中公教育就将向大家继续介绍盈亏思想的灵活运用。并解答上面的两种疑惑。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中的例题。
租车队去机场接某会议的参会者,如果每车坐3名参会者,则需另外安排一辆大巴送走余下的50人;如果每车坐4名参会者,则最后正好多出3辆空车,问该车队有多少辆出租车?【2013年湖南省考试题】
A.50 B.55 C.60 D.62
这道例题,以及相类似的题目,我想大家都已经可以很快速的解决了。因为这个题目就是所谓的一盈一亏的情况,运用我们前面回顾的公式就可以快速解决,可如果我把题目的条件修改一下呢?
租车队去机场接某会议的参会者,如果每车坐3名参会者,则需另外安排一辆大巴送走余下的50人;如果每车坐4名参会者,则还有12个人需要另外用大巴送走,问该车队有多少辆出租车?
细心的学员可能已经发现了,条件修改后,发现前后两次坐车的情况,最后的人数都是盈的情况,那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处理呢?其实这也是一种多退少补的思维过程。首先大家想一个问题,第一次每车3人时,多余了50人,第二次每车4人时,多余了12人,那么为什么多余的人数会有变化?是不是因为每车的人数变化产出的?也就是说,人数变化间本身就是一直多少相互补充的过程,即我们的盈亏思维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解题的过程,即:
两次多余的人数差是50-12=38人,两次每车人数的变化是4-3=1人,则出租车的车数就是38÷1=38辆。
大家可以把结果代回到题目中去验证,可以看出结果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过程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根据这样的解题过程,我们就可以又总结出一个相关的公式:
两次都有余(盈):(大盈-小盈)÷(两次分配数的差)=分配组数
套用上面题目的条件就是:(50-12)÷(4-3)=38,也就是把我们刚才的解题过程做了一个简化。
现在两次都是盈的情况,我想我们大家也已经明白如何快速运用盈亏思想解题了,那么如果题目的条件再做修改呢?
租车队去机场接某会议的参会者,如果每车坐4名参会者,则最后正好多出3辆空车;如果每车坐3名参会者,则最后正好多出了1辆车,问该车队有多少辆出租车?
这道题的条件修改后,大家会发现,两次坐车的情况变成了两次都亏的情况了,前面讲过的两个公式对于这个题目又不是适用了,可是到现在我想大家已经对于盈亏思想的思考过程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根据题目条件我们会发现,两次虽然都是亏,但亏的人数变化和每车坐车的人数变化也是有关系的,同样是一个多少相互补充的过程,因此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解题过程:
两次亏的人数差是4×3-3×1=9人,两次每车的人数差是4-3=1人,因此车辆数就是9÷1=9辆车,代回到题目中发现结果也是正确的。
总结出公式的形式就是:
两次都不够(亏):(大亏-小亏)÷(两次分配数的差)=分配组数
套用上题条件就是:(4×3-3×1)-(4-3)=9
讲到这里,我们又给大家丰富了两种条件情况,即两次都是盈和两次都是亏的话我们怎么办?同时给大家总结出了两个相关的公式,希望能让大家可以更好的利用盈亏思想去解题,同时我们也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向大家介绍最后的两次情况,即一次是盈(或者亏),另一次是正好的,并会在最后向大家总结一下在盈亏问题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中公教育的相关文章。
常见问题
- 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合同工、事业编有什么区别?
- 事考小白该如何报名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 湖州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科目?
- 报考湖州事业单位的户籍要求是什么?
- 湖州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怎样?
- 一年可以考几次事业单位考试?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