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课堂第八讲:提出对策“条数”有讲究
中公教育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一般写4条对策比较容易控制,可有详有略,突出主要对策,并可清楚地分出原则性对策和具体措施性对策的层次。但对策如少于3条,就无法显示出很清楚的层次,因此,申论作答中的对策应以3至4条为宜。
同时,专答对策的小题中,每条对策可平均用墨,无须过多发挥和具体阐述,条数多一点无妨,也不能超过6条;有完整篇章结构的议论文,要控制在3至4条,应合并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对策,以压缩条数。
【试题链接】
结合材料5—14的内容,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思路或建议?请站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角度,谈一谈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考生作答】
针对产能过剩问题,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引导产能过剩行业主动减产限产,保证竞争力,防止恶性竞争,加大行业内整合力度,放缓产业建设进度;
二是完善产业调整政策,控制违规建设;
三是综合运用必要行政手段协调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合力;
四是严格市场准入机制,防止企业盲目发展,推动有序发展;
五是按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结合、市场引导与宏观调控结合的四原则指导产业;
六是强化环境监管,依法依规用地;
七是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成立相关部门对产业检测并将信息公布;
八是实行问责制,对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约束;
九是积极开拓市场,增加需求量;
十是鼓励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并发展;
十一是政府建立良性发展导向,改变只注重GDP数量、追求政绩的落后观念,转而引导企业调整结构、追求自主创新。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中公点评】
从内容上看,答案列举了11个要点提出思路和建议,整体思路相对完整、清晰,能够找到一个较好的角度写出建议、措施,要点突出,富有条理,语言通顺,没有文面错误。
但是本题作答内容结构欠妥,对策条目数量过多。题干假定身份,要求提出建议或思路,做到观点明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要做到条理清晰,最好按照总分结构展开作答。
另外,具体回答措施时,虽然本题找到了具体要点角度,但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条与条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复。
【参考答案】
随着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日渐凸显,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规章和意见,再次强调了抑制产能过剩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采取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方式,完善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调控双管齐下的调节机制,使能源过剩行业能够通过市场调节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对一些与中央大政方针相左的地方或个别企业应采取相应宏观调控措施,引导其步入正轨。
其次,转变地方政府落后发展观念,由注重GDP数量转到调整结构上来,从追逐政绩转向追求自主创新上来。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必须尽快调整地方政府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
再次,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移产能,形成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新格局。比如我国钢铁业,技术相对成熟,到境外去建钢铁厂,可以减轻国内产能过剩,以及在能源、环境方面的压力。
最后,真正落实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贯彻信息发布制度、问责制等相关举措。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顽疾,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抑制的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政策执行能力不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合并同义项、删除重复项?首先就要对初步形成的对策进行性质的判断,看看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层次。以下中公教育通过相关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1】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设计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对策就是指导工作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操作层次。同样,“参照《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类似的党政文件,都有相关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总体要求的内容,这实质就是原则性对策。
在原则之下,就是具体操作性的对策,即方法、措施。考生应按照各条对策指向的目标是否相同,做法、措施、方法、方式的性质、形式是否相近,通过这样一个标准进行比较,相同、相近的就要合并,重复的就要删节。
例如:“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制度建设”这两句话表面上不是一致的,但在题目的具体环境中,它们都属于广义的立法性质,目的都是要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指向是一致的,方法都是制定法律、制度等约束性规定,那么就可以放在一条对策中阐述,不必分为两条。同样,像农民工社保这种具体事例,“加快《社会保险法》”是法的层次,“完善转移接续、修订‘连续缴费15年’的不合理规定”属于制度层次,根本上都是要完善农民工社保的法律、制度,它们就可以合并为一条对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实例2】
“加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一个层次;“完善制度,建章立制”与“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和配套措施”是一个层次。
“坚持发展经济,不断增强防御和抵抗灾害、安置居民的雄厚物质基础”与“加大资金投入,充实物资储备”,这是两条对策吗?其实说的都是物质方面,可以作为一条对策来说。
综上所述,领导和制度与经济建设、物资储备、资金投入正好是上层建筑和物质基础的关系,那么领导和制度就可以合并为一项,与物质方面的准备和保障相互对应。
例如:“运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消除突发事件的根源”,与“运用法律手段公正裁决,维护司法的最终裁决【专业】,保障群众利益,消除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突发事件根源”,这两条是不是两条对策?实际上其指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化解群众中和社会上的矛盾纠纷,通过消除矛盾的方式来做到对突发事件“釜底抽薪”,两者可以合并为一项,就叫做“多种方式排查化解纠纷,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矛盾根源”。
理顺对策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对策的条数,其前提是准确地判断对策性质,分清对策层次,要认识到作答中应有统领全部对策的原则性对策,也要有体现、阐释和落实原则的具体性对策。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人民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应急体系,就是统领性对策,也是文章总的论点。具体性对策有“治本”和“治标”之分。 “发展经济,让人民富,维护利益、促进公平,让人民顺气……”,这是治本;“应急快速反应、平时调解纠纷,逢灾及时救济……”,这是治标。
头脑中有了这种认识,在写作文章、拟定对策的时候就能比较清楚地划分层次,有条理地组织、安排好每条的内容,表述的先后顺序等;然后在此基础上,保留核心、必要的实质性对策,合并意义相同相近和重复的对策,压缩次要对策,删除不必要的对策,最终按“总—分”、“抽象—具体”、“原则—做法”等层次结构,将对策数量控制到3—4条的理想幅度,就一定能拿到对策题的高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常见问题
- 浙江公务员考试对学历有何具体要求?
- 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人员可否报考?
- 关于“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理解?
- 历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如何分布?
- 面向服务基层招考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 公务员考试政审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