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湖州中公教育 2022-03-08 16:30:44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历年来的考试题型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和作文题三种类型。涉及的内容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等内容,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职业理念的重要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这两种类型,单选题主要考察对于学生观的理解,通常给出一个有关教育的例子,让你反选属于学生观的哪一点内涵,需要理解学生观的定义和包括的内容;案例分析题则给一个案例,在理解学生观内涵的基础上对题干进行分析和作答。我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不仅要明确知识的含义,还需要在题目中准确找到答案。

一、学生观概述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在做学生观的题目时,需要考生理解学生观的定义,在做题时应该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需要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单选题中,看到题干强调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能够反选出答案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强调学生发展的方向,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对应的教学启示是要做到循序渐进。

阶段性强调每个年龄阶段的针对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对应的教学启示是不能搞“一刀切”,要分年龄分阶段进行教学。

不平衡性强调个体自身的发展速度是有快有慢的,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也具有不平衡性。对应的教学启示是抓住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互补性强调机体生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同时也强调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存在互补。对应的教学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例如男生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女生擅长具体形象思维;从个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个体和个体的差异,例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对应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主要考察单选题,要注意5点规律的区分以及教学启示的对应,如果出现一些俗语能够按照定义匹配清楚正确答案。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在做题过程中,强调看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例如有些学生可能现在成绩不好,但通过努力学习,未来可以取得好成绩或者成绩得到提升,所以不能因为一些学生暂时落后,就责骂惩罚,要相信他,帮助他在之后获得进步。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所以在做题过程中,题干中会看到学生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老师不能总是责骂,老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学生才能学会一些新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所以老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不能割裂学生的完整性。 在做题中,看到题干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来看待,尊重他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统一,尊重身心发展的完整性,可以选择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独特性强调独一无二,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在题干中看到强调每个人的不同,可以选择独特性,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语文,有的学生喜欢数学,有的学生喜欢唱歌等,针对每个人的兴趣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体现。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在做题时,如果看到家长和老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做法强硬要求学生,或者认为小学生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做不明白,太笨了,这种以成人自己的特点去判断学生,属于违背学生和成人之间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做题中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而要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在整个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注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所以在做题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在做题中强调学生既享有学生的权利也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不能侵犯学生相应的权利,不要督促履行学生相应的义务。

总之,学生观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要知道学生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把握内涵有三点,包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以各位考生需要认真识记和理解学生观的内涵,在做题中快速挑出相应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

例1.中学生熊某曾经偷拿过同学的财物,班主任总是以此为由,不让他参加班级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可以督促学生改进错误 B.不正确,不得歧视犯错误学生

C.正确,班主任有管理学生权利 D.不正确,侵犯了熊某的名誉权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一票否决,要给予学生机会,实施“容错教育”。题干中,班主任不让偷过同学财物的熊某参加班级活动,是歧视犯错学生的行为,没有意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故选择B选项。

2.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理念中学生观的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型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应充满信心。题干中,该班主任因为小武的数学成绩差,就否定他当科学家的梦想,说明该教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班主任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故正确答案选择B。A项“主体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善学,所以不符合题干。C项“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题干中并未提到阻碍创新能力,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干,D项“差异性”是学生个体间或者群体间的差异,题干中老师的说法没有体现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所以是错误的。综上可知,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3.材料分析题

材料:

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一些差距。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老师主动去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学生是内向一些,不过整体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课堂上说一班学生反应比我们快,让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很多同学都很怕您”;“小军有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

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她主动参加了一些二班的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的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3.【参考答案】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刘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妥当的,在发现她所教两个班的差别能够及时寻找原因,具体表现在: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材料中刘老师了解到学生不按时作业、调皮并不是真正跟自己作对,而是因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些问题。刘老师能够正确对待、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切实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中刘老师对于她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成绩不同有自己的看法,但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而是能够向老师、学生了解情况,做到了将学生看成是独立意义的人这一点。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刘老师经过了解能够看到一班学生与二班学生的不同,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课下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针对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符合了学生观中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赞扬的。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