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面试答题思维在2016国考申论作答中的应用

湖州中公教育 2015-11-23 09:35:31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成熟度地不断提高,命题方面也基本上趋近于稳定,包括给定材料的字数、题型以及考试的时间等,基本上都已经稳定下来,但现在考试的难度在逐渐提升,命题人在不改变题型即考核能力的基础上,对命题环节进行变动,这就对考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考生们该如何对应越来越难的国考呢,中公教育在此进行指点。

命题变动较明显、难度提升较大的题型主要体现在提出对策题,回答这类题目要用到面试思维,面试考场上往往会这么问:对于目前希望小学遭废弃的问题,请问有什么好的意见?题目中没有一丁点关于对策的提示,全部需要考生自己的贮备知识来应答,然而申论试卷有很多的给定材料,面试化的题型是什么样的呢,这类题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中公教育进行解答。

且看2012国考副省级试题:“给定资料一”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考生作答时首先会想到要用直接对策以及间接对策,题目中有提示看材料一,但看完材料之后我们发现:既找不到直接对策,也找不到间接对策,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只能采取面试化答题的方式:自创对策。

最直接、最常用的作答角度就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打击制造伪劣食品的生产者,这个属于行政手段,但是我们答题的第一条就采取“打击”的策略显然不现实!回答提出对策题一定要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利,步骤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呢?首先必须有前期的工作准备:第一步就是要成立工作小组,做好人员配备,确立工作方案;第二步要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搞清楚危害食品安全的生产商与销售商;第三步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但只做这些还不够,这样的做法只起到“堵”的作用,想要标本兼治,还需要“疏”,自律与他律兼施,再启用教育手段,树立典型,通过宣传,使商家树立诚信合法经营的良好意识;同时也需要他律,行使监督手段,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最后具体落实,使之成为一项长效机制!

中公教育以上的讲解中采用了行政手段、教育手段和监督手段,按照时间的先后步步把控,最后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就是面试化的提出对策题的作答技巧,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统筹兼顾,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