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楼拔地起 阅读理解是地基

湖州中公教育 2015-10-21 11:03:53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多数考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就是白纸黑字都能看懂,但就是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更难以找出文中的重点语句。今天,中公教育就给大家支一招,教给大家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理解方法:标志性词汇法。大家如若能娴熟运用,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答题要点。

段落的基本组成是语句。语句的基本构成是词汇,如果能找到起到标志性作用的词汇那便能最快地找到我们所需的语句。在实际考试中最常见的标志性词汇包括以下六种:

(一)表明观点的:说、指出、强调、表示、认为;

(二)表明重点的:本质上、特别是、尤其等;转折性词汇:但是、然而等;

(三)表明原因的:由于、是因为;

(四)表明影响的:影响、关系、(提高、加快)了;

(五)表明对策的:建议、应该、必须;

(六)表明总结的:总之、综上所述、由此;

例如2014国考副省级第一段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

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社会学研究员Y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村贫困人群,提高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消解负面情绪,对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人际间的矛盾与仇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如若能熟练掌握标志性词汇法,我们便能找到段中有“观察家指出”、“Y认为”都是表明观点,而这一观点也正是命题人想让广大考生重视的,更可直接作为我们申发论述的重要立意来源和分论点来源。具体来说就是:破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营造“大环境”,但同时应注意在制定政策时应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只要能熟练运用标志性词汇,中公教育相信广大考生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准地找到要点,从而获得满意的分数!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