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答案(4.21)
1.【答案】B。解析:根据贝勃规律的定义,A项中只有一次刺激,不符合定义;B项符合定义;C项乙公司对甲公司后来提出安装服务费的要求感到不可接受,不符合定义中的“之后施与的刺激变得微不足道”;D项周围人对小李两种不同的工作态度的感受都是敬业,并没有体现“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故答案选B。
2.【答案】D。定义的主体是企业,选项D的主体是学校,不符合。
3.【答案】C。解析:“米格-25效应”的定义要点是“组合协调而产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A、B、D三项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不符合定义;C项某处的两人其个人实力都低于男女单打冠军,但由于配合默契,战胜了男女单打冠军,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4.【答案】C。解析:自我防御性归因的定义要点是:强调自己对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坏结果的责任。A项并未提及家长自己的作用,B项肯定了其他人的作用,D项承认自己对面临破产的责任,都不符合定义;C项该国领导人将GDP水平低的原因归结为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缩小了自己的责任,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5.【答案】C。解析:价格歧视的定义要点是:①同一时间;②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③对不同的接受者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A项打折商品已经过季,不符合①;B项不符合②;D项两地四星级酒店的标准可能不同,不符合②;C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6.【答案】D。解析: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要点是: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②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③采取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A项不符合①;B、C两项不符合②;D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7.【答案】B。解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要点是:①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②生态系统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A、C、D三项都符合定义;B项禁止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通行是为了保护道路,与环境承载力无关,故答案选B。
8.【答案】A。解析:角色过载冲突的定义要点是:①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大;②不可能完成工作面临的冲突。A项符合定义;B项不符合①;C项不符合②;D项不符合①。故答案选A。
9.【答案】D。解析:诉前证据保全的定义要点是:①依诉讼参加人的申请;②有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对案件有证明意义的证据;③在诉讼前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A项不符合②;B项胜诉后不符合③;C项运输车辆不是对案件有证明意义的证据,不符合②;D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10.【答案】D。解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定义要点是: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危害竞争,损害竞争对手和社会公共利益及其他私人利益的行为。A、B、C三项均未损害他人利益,不符合要点;D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数学运算:
1.【答案】D。解析:珠子的制约上限为4880÷25=195.2,丝线的制约上限为586÷3=195.3,搭扣的制约上限为200÷1=200,时间的制约上限为4×8×60÷10=192,所以配套生产后最多可以生产192条珠链。
【考点点拨】本题主要看珠子、丝线、搭扣和时间哪一个是制约因素。
2.【答案】D。解析:对每张纸币都有“取”或“不取”两种处理方式,则对四张纸币一共有24=16种处理方式,除去四张纸币都不取的方式,则抽取至少一张的方式一共有15种;由于任何一张纸币的面值都不能由其他三张纸币的组合得到,那么币值也是15种。
3.【答案】C。解析:封闭植树问题。156、186、234均可被6整除,则每隔6米植一棵树时,可保证每个角上有一棵树。共需植树(156+186+234)/6=96棵。
4.【答案】B。解析:上山时此人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3小时50分=230分钟,230÷(30+10)=5……30,则一共休息了50分钟,上山阶段实际上走了230-50=180分钟,则下山阶段实际上要走180÷1.5=120分钟,休息120÷30-1=3次,则下山一共用了120+3×5=135分钟=2小时15分钟,应选择B。
5.【答案】A。解析:3+4+5+6+7=25<26,由每片绿地上分得的树苗数各不相同,可知树苗最多的绿地至少可分得8株树苗。
6.【答案】A。解析:假设全部都是后排票,则后排要比前排多卖50×1200=60000元。
每多卖出一张前排票,两者的差距就减少50+40=90元。
因此,前排票卖出了(60000-16800)÷90=480张。
7.【答案】C。解析:实际上第二种付款方式相当于平均每月付(400+100)÷2=250元,因此一共付了(800-250)÷(250-200)+1=12个月,电视机价格为250×12=3000元。
8.【答案】C。解析:方法一:第一个位置有10种坐法,第三个位置有4种坐法,第五个位置有3种坐法,第七个位置有2种坐法,第九个位置有1种坐法,其余位置都坐着奇数位置相应的配偶,因此一共有10×4×3×2×1=240种坐法。
方法二:每对夫妇看成一个整体,共有5!×2=240种坐法。
9.【答案】D。解析:盐水A和盐水B所含的总盐分为(500+300+700)×19%-500×21%=180g,因此盐水A中的盐分有180÷(2+1)×2=120g,盐水A的浓度为120÷300=40%。
10.【答案】C。解析:首先,一等奖每人发9支,则一等奖最多为2人。
若一等奖有2个人,则9×2+4+1>22,矛盾,故获得一等奖的只有1人。
设获得二等奖的有x人,三等奖的有y人,则:
6+3x+2y=22
9+4x+y=22
解得:x=2,y=5。
从而获奖的人数一共有1+2+5=8人。
片段阅读:
1.【答案】C。解析:材料首先说明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域的不同影响,接着话锋一转,从全球的高度总结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这一结论。选项B是干扰项,但材料强调的是“弊”而非“利”,排除。
2.【答案】C。解析:材料开头以思想家对于黑猩猩的认识为引子,通过“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把话题自然过渡到“自然选择”上,进而得出结论:所有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答案】C。解析:文段将顽皮学生和其他学生给“我”的印象分别比作“视频”和“图片”,前者为故事,内容丰富而生动,而后者为形象,相对比较单一,通过这种对比,说明顽皮学生给“我”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故本题答案为C项。
4.【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汽车企业应当支持环保,而另一方面,无利润的支持环保又难以持久。接着指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即以技术革新来支持环保,故C项为正确答案。
5.【答案】A。解析:材料先谈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注重工程措施的防洪理念,接着介绍了60年代以后日渐重视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思路。以60年代为界,对世界各国防洪观念做了一个比较,突出的是防洪理念的转变,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的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是“防洪理念”,而不是“控制洪水的新途径”。
【考点点拨】若材料只是客观地将同一主体在两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对比,而提问方式又是要求概括文意的,那么正确选项往往是论述主体的“转变”、“变化”等。
6.【答案】D。解析:作者通过“往往”、“简化”和“总是”等词强调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存在局限性。由“价值世界”、“质朴价值”可知,这种局限性在于只是做出了价值判断,而看不到其他方面。故作者的观点是“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价值判断”,即D项。
7.【答案】C。解析:文段先说《竹书纪年》的删削给人们廓清史实带来了麻烦,后用“幸好”表弱93转折,阐述了《括地志》与其起到互证的作用,实质上反映了客观事实。整个文段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不同文献中看似矛盾的资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反而有助于后人廓清史实。与此表述一致的是C项。
8.【答案】D。解析:文段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二句论述了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不再使用铅作为原料,对环境的危害降低;第三、四句介绍了英特尔新型处理器采用了铪,可有效解决电泄漏的问题,使功率得到提升。综合可得文段的意思是“英特尔公司的新一代处理器应用了新材料,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提升了功率”,即D项。
9.【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需要我们做到两点:一是以实证方式来检验有效性并去芜存菁;二是洋为中用,发展或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体系。“同时”表示前后为并列关系,只有C项恰当地概括了这两点。
10.【答案】C。解析:由“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应把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中国因素夸大,与此相符的为C项。
相关行测题库:
2015湖州公务员考试“就是让你过”第三轮模考卷及答案解析汇总
常见问题
- 浙江公务员考试对学历有何具体要求?
- 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人员可否报考?
- 关于“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理解?
- 历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如何分布?
- 面向服务基层招考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 公务员考试政审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