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事业单位申论备考: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规律总结
考试的题型虽然灵活,但是题型的种类并不多,很容易掌握命题的规律,备考时一定要准备的就是案例分析和综合写作,不仅因为这两种题型是必考题型,更重要的是这两种题型占据分值非常高。
1.案例分析命题规律:材料字数在300—500字之间,考生并无阅读压力,每一段材料后面有两个提问,问题的性质比较灵活,问原因、对策、影响、如何理解等等。材料的性质通常都是关于社会热点话题,例如“中国式办证难”、浙江经济发展的转型、啃老族、广场舞扰民、精神养老等话题,但是材料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作答的提示,考生需要自己思考并组织答案。题目考察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真正体现出公职岗位选拔人才的需要:能够站在政府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2.综合写作题命题规律: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的综合写作题目比较有规律,材料的字数在三四百字左右,作文要求的字数一般都在800—1000字左右。材料的性质有社会热点话题,如文明行为,人人有责、爱岗敬业、社会公平、青年人的精气神、勤俭节约等等,也包括哲理故事,如缺点也可以铸就人生、眼光要长远、人生的抉择等等。
考试的立意相对来说比较清晰,大部分的考试中,命题人会在材料下面的要求中提示写作的话题。考生在读过材料之后,可以通过“要求”明确写作的方向,但是“话题”也并不代表“立意”,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明确材料中是否提示了话题写作的角度。
3.公文改错题命题规律:此题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是10分,在中公教育2014年浙江统考或地市事业单位考试封闭班的模考作答中,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得到8分及以上,可见这个题型相对比较好复习也好得分。
4.特殊题型命题规律:比较特殊的是浙江省第二次统考出现的古文翻译题,这种命题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命题反映了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的时代潮流,同时在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做到了扬弃。古文材料是关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话题,题目除了翻译古文,还要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考生在作答时既要回答对中国传统观念的理解,也要体现符合当今时代的观点。
考生在来年备考事业单位的考试过程中,要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要对这些话题有自己的思考和积累,练习写作时也可以以社会热点话题为写作对象展开训练。另外,在考试之前要有心理准备,每一次考试除了作文之外都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题型。
常见问题
- 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合同工、事业编有什么区别?
- 事考小白该如何报名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 湖州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科目?
- 报考湖州事业单位的户籍要求是什么?
- 湖州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怎样?
- 一年可以考几次事业单位考试?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