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5国考行测备考:历年国考行测试题“座上宾”之逻辑填空

湖州中公教育 2014-11-18 09:34:42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行测答题技巧

逻辑填空一直都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必考的重点题型,基本上每年都稳定在20道题,占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的一半。中公教育对近几年的国考行测试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逻辑填空题现已不再着重考查词语的理性义辨析,反而更多地偏向于语境分析,这样的命题趋势就要求考生必须能够把握题干主题、了解作者意图。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逻辑呼应法,也就是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逻辑关系中找到一种呼应,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够熟练地使用逻辑呼应法,是拿下逻辑填空题的关键。逻辑关系具体包括了解释关系、相对关系、递进关系和顺承关系等。

接下来,中公教育将结合四道经典的国考行测试题,为考生简要地介绍如何在考试中使用逻辑呼应法来应对解释关系、相对关系、递进关系以及顺承关系的考题。

(一)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是指题干中存在某句话(多为空前句和空后句)或某个词恰好能够解释说明横线需要我们选择的词语的含义。

例1: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_______,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A.举重若轻 B.借古讽今 C.微言大义 D.振聋发聩

参考答案:A

中公解析:通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题干的重点是在讨论轻喜剧的作用。材料说法国轻喜剧能够“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这句话是空后句,能够解释、呼应出横线需要填写的词语的意思。对比四个成语,我们发现“举重若轻”放在这里恰好合适,既能够修饰轻喜剧的作用,又能够与文义相符合,因此答案选A。

(二)相对关系

相对关系,是指题干中存在某个词语与横线需要填写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例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________,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________,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________的。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参考答案:C

中公解析:根据分析,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应该成反相对关系,并且又分别与其空后的词语成正相对关系。第一个空应填与“滔滔不绝”意思相近的词,“口若悬河”指说话像瀑布往下流一样,滔滔不绝,符合。第二个空应该填与前面横线词语的意思相反,并与“一字千金”意思相近的词,“片言只语”指零星的语句,片段的话语,符合。因此答案选C。

(三)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题干中前后语意有更进一步的关系,多含有“甚至”、“而且”等标志。

例3: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_______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者存在不同程度的_______,越是_______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A.异议 弱点 复杂 B.偏差 瑕疵 前沿

C.意见 局限 真实 D.争议 错误 严谨

参考答案:B

中公解析:首先,根据第一个空后的提示信息“甚至错误”,我们知道这里存在递进关系,所以横线位置应该要填入一个与“错误”词意相近但是语义较轻的词语,因此,“偏差”符合文义。第二空中填入的词语语义与“偏差”相同,“瑕疵”符合文义。而“前沿的科学研究”为固定搭配。因此答案选B。

(四)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是指题干是按照事理发展或者逻辑关系自然而然排下来的一段话,可以按照上文暗示合理推到下一步结论,或者按照下文动作推出上一步动作。

例4: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 ,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 ,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A.殊途同归 问题 B.大同小异 变异

C.异曲同工 偏差 D.不谋而合 歪曲

参考答案:C

中公解析:由句中的“极其细微的改变”到“极大差异”,我们知道这一段材料呈顺承关系,可以推知从初始条件的变化到最后结果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偏差”是比“极其细微的改变”大、比“极大差异”小的变化,因此答案选C。

中公教育相信通过以上四道试题,考生们已经能基本明白何为逻辑呼应法,只要在备考过程中勤加练习,尽快掌握这种解题方法,再适时利用一些背景和常识知识的辅助,必定能在国考中顺利拿下逻辑填空题。

 

相关行测阅读资料: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15天急速提分冲刺攻略

2015国考行测:有趣的比赛问题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备战:资料分析 做到心中有“料”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玩转”数学运算必考题型

2015国考行测:削弱与加强的整体做题思想

2015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不要一味相信语感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用好三段论推理30秒解一道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当心“平均”的陷阱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答极值问题之和定最值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解答极值问题之最不利原则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高频考点讲解

 

更多行测答题技巧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