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考试题库 >

2014湖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冲刺题三

湖州中公教育 2014-10-13 11:14:53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湖州人事人才网温馨提醒您关注湖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

1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履行职务受到诬陷,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

A.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

B.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

C.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D.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2******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不折腾

B.不改变

C.不踌躇

D.不放弃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同志的重要讲话新意迭出。其中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三不”原则: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1929年9月,由周恩来和陈毅起草的一个文件,就是对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因此B项符合题目要求,为本题答案。

4我国古诗、成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下列与“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蕴涵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题目体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C项符合要求。A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D项体现了要高瞻远瞩,要有预见牲。

5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参考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6下列不属于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的是( )。

A.试验法

B.会议法

C.“决策树”技术

D.经验判断法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有经验判断法、“决策树’’技术、试验法及模拟法。会议法属于后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

7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哪一表述不符合宪法的规定?( )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根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C项说的是“任何机关”,因此是错误的。

8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

D.松散的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加霞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况,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9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A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故本题答案为C。

10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诸方面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 )。

A.归属关系

B.占有关系

C.支配关系

D.使用关系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内他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具有排他性;“支配”是指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11现代工业的特点是( )。

A.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少

B.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多

C.单位产值能源消耗越来越多

D.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人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B项和C项是传统工业的特点。现代工业主要特征有:①工业生产技术现代化。②工业结构现代化。③工业生产组织现代化。④工业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⑤工业职工结构的现代化。要求拥有大量素质高、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

1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无针注射器,这种注射器的注射原理最可能是( )。

A.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肌肉注射

B.以极细的管道进行血管注射

C.高速表皮注射

D.药液固化穿入肌肉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肌肉注射,肯定会引起疼痛,所以,这就失去了无针注射减少疼痛和感染的目的,所以A错误;以极细的管道进行血管注射,也可能会引起疼痛和感染,所以B错误;药液固化穿入肌肉,不能循环,会带来疼痛,不可能是无针注射器原理,所以D错;利用皮肤瞬间扩张的特性,将药物高速注入表皮,是正确的选择,所以选C。

1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

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

D.建国以后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的斗争,举行了以三大武装起义为代表的近百次起义,但由于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大都以攻占城市为目标,结果损失惨重。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果断地做出了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的重大战决策。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实践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和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14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C.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D.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口与资源分布不一致,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

15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表明农业( )。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

B.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C.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D.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参考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邓小平强调的就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6对于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根据领导者不同的( )而要求不同。

A.文化

B.性格

C.层次

D.需求

【参考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层次性是由组织结构中不同层级的领导职位决定的。一般来说.领导层级越高.对领导者的决策力、创造力的素质要求就越强;层级越低,对领导者的技术能力、业务素质的要求也就越强。

17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高先生可以当选?( )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63人.高获得选票6831张

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841人.高获得选票3421张

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43人,高获得选票6749张

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

【参考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经过计算可知B选项符合要求。

18通过( )等方法可以消除行政执行和反馈中的“中间梗塞”和“信号衰减”现象。

A.简化程序,减少中间层次和加强监控

B.优化管理,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C.加强规划工作,科学运筹

D.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题干表述属于完善行政过程。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其次,通过简化程序,减少中间层次和加强监控等方法消除执行和反馈中的“中间梗塞”和“信号衰减”现象。再者加强协调与合作。最后,加强规划工作,科学运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故本题答案选A。

19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参考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20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实践中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认识也跟着向前推进。题干中说的就是技术上的需要(实践)推动科学(认识)的前进。因此D项正确。

 

 

更多湖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推荐湖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