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烂例子讲出新东西
【学员问】
不管是在公务员面试,还是其他考试面试中,如何将烂例子讲出新意来?
【浙江中公教育解答】
在以哲理故事为载体的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中,往往涉及对哲理故事的理解,为了佐证自己的理解,中公教育面试理论建议考生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去论证。这个时候,很多考生就犯难了,举不出例子来,思考半天也只能拿出如爱迪生贝多芬等人物来说事。如何让自己讲的例子有新意,避免捉襟见肘的尴尬情况,本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积累新例子,比如可以好好研究感动中国人物,另一方面是把烂例子讲出新意来,仔细研究如何把爱迪生贝多芬等人的例子讲好。
本文以司马迁为例,向考生展示如何用详实的材料和精细的细节把人人都会讲的例子讲出新意来。让考官看到,你不仅知道司马迁,而且读懂了司马迁。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和《史记》的故事可从以下四个剖面来解析。
司马迁的创新:《史记》中包含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司马迁突破了以往史书只写帝王将相的模式,认为小人物的故事也会影响历史。司马迁写了游侠、商人、医生等下层人物的传记,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共同组成了历史,这是司马迁创新的历史观。司马迁直抒胸臆,不阿谀奉承,客观面对历史的姿态,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司马迁的信念:司马迁因李陵之祸下狱,被判死刑。当时的汉朝,有两种方式可以免死刑,一种是拿五十万钱赎罪,另一种是接受腐刑即宫刑。司马迁无钱赎罪,另一方面凡是有气节的人,是宁死也不接受宫刑的,而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甘愿接受酷刑。是司马迁内心坚定的信念支持他活下去,那就是著书立说,名垂青史,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司马迁的敬业:作为一个史官,需要忠于历史和职责,既要记录社稷江山帝王英明,又要记录历朝历代王侯昏庸。司马迁一生就是忠于职守的写照,他收集史料的方式原始而落后,从20岁开始就开始遍访全国,收集史料,做最朴实的记录。他走进韩信的故乡淮阴,到处打听韩信的故事,才有了脍炙人口的“胯下之辱”。这是一种多么值得尊敬的实事求是精神。
司马迁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司马迁忠于历史,不会因为被汉武帝实施酷刑而把汉武帝写成恶魔,他只是非常客观地指出了汉武帝的缺点。在描写汉高祖刘邦的时候,也是客观而全面地描摹,既描写了刘邦无赖的一面,如“分我一杯羹”的故事,又描写了刘邦慧眼识人,仁爱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司马迁又有灵活性,一部史记,兼具历史性和文学性,寄托了司马迁的个人情感,比如司马迁写项羽,尊敬像项羽这样的悲情英雄,也特别将项羽放入了专写帝王的本纪。
在面试备考中,建议广大考生能深入研究被高频提及的例子,如贝多芬、张海迪等。当有人与你提及相同的例子时,你详尽而精准的阐述将给对手致命一击。
常见问题
-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是指什么?国考基层工作经历如何计算?
- 国家公务员面试采用哪几种模式?题型都有哪些?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地点可以选择吗?
- 历年国考成绩公布时间,国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 往年国考湖州地区哪些岗位报考人数较少?
- 国考和浙江省考有什么区别?
-
微信公众号:湖州中公教育
(ID:hz-offcn)
专注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